•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科普知识
  •  >
  • 血同科普

当心!带着面罩的高血压

日期: 2016-01-06
作者:
点击数:  

您是否在测血压时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而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升高?如果有,那可要加倍当心了。

16.8%的国人患有“隐性高血压”

高血压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还有一种“隐性高血压”常常被人们忽视,也被称为“面罩型高血压”,10个高血压患者中就有一个深受其害。

与“白大衣性高血压相反,隐性高血压是指在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而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升高。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上的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整体人群的隐性高血压平均患病率高达16.8%,其中成年人占19%,儿童占7%。由于病情隐匿,较多患者不能获得及时的诊治,更易并更快地发展成为持续性高血压,引发动脉硬化和左心室增大等异常,以及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功能损伤。

“隐性高血压”伤人于无形,危害不容小觑,但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多数患者很少得到有效干预与治疗,所以医患双方对此都应高度警惕。

同型半胱氨酸这一“沉默杀手”危害尤大

隐性高血压与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以及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高盐饮食有关,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损害。引起隐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尤其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害性最大。

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这里指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下文简称“血同”)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NO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刺激平滑肌增生、改变血管壁弹性蛋白等,导致血管壁重构,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大动脉的僵硬度增高,高血压形成或加剧。血同增高可致血小板功能紊乱,损伤血小板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系统,使NO生成减少;改变花生四烯酸代谢,使血栓烷A2合成增加,前列环素生成减少;诱导粘附分子P-选择素等表达,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形成,抑制二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增强ADP对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作用,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血栓形成。血同酸增高可致脂代谢紊乱,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官方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客服
电话

400-665-9568
客服服务热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