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闲非常讲究辩证法,对于运动,古人强调十分重要,却不可超越极限。晋朝养生大家陶弘景就说:“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耳”。研究也发现,大运动量的运动员没有长寿的。因此,只提倡适度的锻炼,每个人因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逐步增加,不感到疲劳为度。一时不能从事下床活动的,则可以活动四肢,不时自行轻揉胃脘部等轻微活动为宜。
其实,运动对一般人来说,是享受其过程,并不是追求肌肉发达等,运动效果的评价,不是速度快了多少,肌肉增强了几分,而是使自己更健康、更快乐。对于平时疏于运动的城市人群来说,研究已经肯定:高强度的竞技运动反而可能伤及身体,而自然环境中的慢运动方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质,增进健康,带来快感。各种形式的慢运动,带来了除肢体血流加快,代谢改善外,还有内心放缓、舒展、松弛,这些才是现代城市人群智慧生活中适宜的运动方式。
近年来,迈开腿的传播导致了户外养生运动在一些中老年人当中已经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生了病的(如癌症)患者,常坚持做太极拳、户外竞走等活动,这是好事情。但活动的另一方面,须注意任何事情都要有度,我们已经发现户外剧烈运动导致猝死的好多起案例。
这个度至少包括三点:第一,这种健身运动是细水长流才能起效的,故只主张适度而为之,不能太过分,每天1-2个小时足够。有些人急于求成,一练功就是4-5个小时,练得疲惫不堪,体力入不敷出,这同样犯了错误,欲速则不达。
第二,所有为了强体的锻炼都不主张过分,且反对大运动量的剧烈活动。新的研究表明:人体所有的器官都有寿命,剧烈活动后会造成伤损。比如,会使得你的关节使用寿命缩短,并落下许多其他病症,包括关节增生、骨刺等。
第三,不是每天必须像工作一样,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去练,运动要看天气,阴霾天就不主张外出活动。尤其是雾霾天气、大寒冷的天不主张外出锻炼。冬天外出锻炼的原则,中医则强调的是“必待日光“,一定要太阳出来,可以在太阳刚刚出来时或在太阳下山前出去活动活动,锻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