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利用细菌酶切断精确位点的基因组以此打乱或修复问题基因的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人类基因改造的伦理道德争议愈加激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基因操作和修订变成现实,可被用于疾病研究、治疗等方面,同时亦可用于有违伦理道德方面的操作。2015年12月1日至3日,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在华盛顿召开,相关的科学和医学进展以及伦理和监管问题成为研讨焦点。
此次峰会由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以及英国皇家学会共同举办,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有什么样的前景和风险?各国在政策层面对此持何态度?用峰会主持人、加州理工学院病毒学家戴维·巴尔的摩的话说就是,“我们希望把把世界的脉”。
今年1月,巴尔的摩和一小群科学家在加州的纳帕聚会,围绕基因组编辑技术展开讨论。有些人认为,任何针对生殖细胞的改造都是有争议的,因为变化可以传递给后代。4月,中国中山大学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一经宣布,立即导致争议升级,尽管这项研究使用的是不会成功孕育出婴儿的胚胎。巴尔的摩和同事们于是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拉尔夫·赛瑟罗恩提出举行一次国际峰会的想法。赛瑟罗恩也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展现各国对待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学、伦理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甚至成为国际上就突出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重点和道德准则达成共识的起点。
但赛瑟罗恩同时提醒,这样的共识只会引发更广泛的讨论,这次会议“只是迈出了第一大步”,最终,健康产业、疾病游说团体、正在开展此类研究的多个国家以及该国的公众,都需要参与到决策中来。
一项技术从产生到成熟往往都是要经历很多艰难险阻的,尤其是道德伦理方面,一旦涉及,通常很难逾越。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产生从好的一方面来看无疑会对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有巨大的价值;而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是很多人最担心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会改变某个基因而成为一个全新的基因,也许会带来一些未知的伤害,甚至伤害会超过基因编辑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基因编辑后的全新基因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这也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公平,例如富人可以让自己的后代更优秀,远超正常的优秀。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人类细胞尤其是胚胎的研究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